透過利比亞緊急撤離 淺析中國民航應急建設
繼埃及緊急撤離不足一月,利比亞撤離工作又緊急啟動,東航、國航、南航、海航等幾家企業(yè),克服自身困難,在危急時刻紛紛派機接回我國公民,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好評,取得了社會的信任,同時,也彰顯了國家實力。
隨著國際社會局勢越來越復雜,氣候變化越來越異常,應急反應能力的強弱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從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到海地國際救援、埃及緊急撤離、利比亞緊急撤離,航空公司作為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可以在第一時間將救援人員運達災害地點,同時撤出受災群眾,在應急救援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此次利比亞撤離任務中,中國民航共派出91班包機,短短11天的時間接回我國同胞26240人。
所謂應急反應就是在緊急事件發(fā)生后,能夠迅速有效地對事件進行響應,最大限度地保障生命、財產(chǎn)安全,控制事態(tài)發(fā)展,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chǎn)、生活狀況。因此一個國家應急反應能力的強弱反映了這個國家的實力,同樣,一家企業(yè)的應急反應能力的強弱則反映了這家企業(yè)管理的水準及企業(yè)的實力。那么,作為航空公司應該怎樣構(gòu)建應急反應體系,又應該通過怎樣的管理模式達到快速應急的能力。以此次利比亞撤離為例,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東航”)投入大型客機26架次,連續(xù)8天不間斷的緊急包機撤離任務,接回我國同胞6722人,如此大規(guī)模的撤離任務,在東航甚至是在全民航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由于前方局勢不明,撤離任務的目的地經(jīng)常改變,從接到通知到完成任務,先后12次變更撤離包機目的地,每次任務代表一次新的工作,性能分析、備降場選擇、航班計劃安排、飛越國申請、飛行資料準備、航材配備、機供品配備等一系列繁瑣而又重要的準備工作都要有序的展開,因此,應急反應建設必須依托健全的應急機構(gòu),完善的應急預案以及深入人心的培訓和演練。
領導應重視,體系應健全
東航作為大型國企,始終強調(diào)應急反應組織體系的建設,公司成立突發(fā)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tǒng)籌東航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并設立公司應急管理辦公室作為常設辦事機構(gòu),具體執(zhí)行對公司應急準備和應急反應工作的管理職能。同時在各職能部門和公司二級單位根據(jù)需要設專職應急管理人員或指定專人(應急聯(lián)絡員)負責本單位的應急管理工作。
在此次利比亞緊急撤離任務中,公司領導親自指揮,以運控中心作為司令部,全面啟動應急預案。而應急管理辦公室作為信息集散中心,負責與內(nèi)外部保持緊密聯(lián)系,確保信息傳遞的通暢。8天的撤離任務,東航需要與民航局、外交部、駐外使館、各駐場單位甚至撤離人員所屬單位進行溝通,由于信息來源渠道多,有重復、有差異的信息經(jīng)常出現(xiàn),東航為此召開了10次撤離準備會,公司領導親自主持,各部門群策群力,分析信息,做出決策,保證了任務得以圓滿完成。
應急預案應完善
應急預案是應急反應順利實施的前提,完善的預案可以保障應急反應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能夠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出疏漏。東航作為高危行業(yè),一直在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應急預案,至今已對航空器失事、航空器處于危險狀態(tài)、社會安全類事件、應急運輸?shù)仁录贫祟A案。很多預案的出臺也需要各個保障單位群策群力,這就需要公司能夠重視,抽出足夠的人手去做這件事。而且,預案的內(nèi)容應該在不斷的演練、實踐中修訂、完善。
利比亞緊急撤離就是在總結(jié)了埃及撤離的經(jīng)驗下,充分考慮到執(zhí)行任務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以《任務進程單》和《工作簡報》的形式跟蹤整個撤離任務的完成情況。每次接到任務,都按照預案有條不紊地布置工作,從飛行機組安排、機場性能分析、航線規(guī)劃、航班申請到旅客餐食準備,每一個細節(jié)都深思熟慮。每一次任務下達,無論何時,東航都迅速響應,把這次大規(guī)模的有組織撤離海外中國公民的行動作為一場戰(zhàn)役,作為國家對公司的考驗,充分體現(xiàn)“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zhàn)時應戰(zhàn)”的應急反應職能,并最終向國家和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培訓要到位
只有完善的預案,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全民總動員,需要每一名管理人員、每一名基層操作人員都能夠了解預案、熟悉預案,了解自己在應急反應體系中的定位。這樣,一旦啟動應急預案,每位員工都能各司其職,盡快投入到應急救援任務中去。
要在實際工作中把這種培訓貫徹下去,難度還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東航,目前有十幾家分(子)公司,分布在全國各地,人員數(shù)量巨大,僅靠1、2個專職應急人員和各單位的兼職聯(lián)絡員完成這項工作,無法確保應急反應知識百分百普及。
據(jù)了解,國外航空公司已經(jīng)將應急預案的知曉度作為績效考核的內(nèi)容,公司指派專門的檢查員定期對基層操作人員進行考核。操作人員如果不熟悉應急預案,個人收入將會受到損失。東航也準備借鑒這種做法,并出臺了相關規(guī)定,但是失去了績效考核的支撐,效果有待觀察。
演練應作為長效機制
緊急事件發(fā)生時的處理工作與日常工作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緊急事件發(fā)生時,參與應急反應的每一個人員都面臨著極大的壓力,時間非常緊迫,每一項重大決定的做出都是快速的,而一旦命令下達,即刻實施,這種情況既要求決策者判斷準確,又要求實施者精確無誤地完成。要達到此效果,應急演練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演練,能使每一名操作人員在模擬環(huán)境下,積累應對突發(fā)事件的經(jīng)驗,為可能發(fā)生的緊急事件做好充分的準備。
記得汶川地震時,有一位最牛校長,他所管轄的學校沒有一名師生在地震中傷亡,這就是靠他一直堅持的撤離演練,所以說實戰(zhàn)演練可以大大降低災害事件產(chǎn)生的影響。而日前日本遭受了百年不遇特大地震及強烈海嘯,但日本社會卻能夠有條不紊地緊急應對,迅速投入救災,不能不說這與每年多次大規(guī)模防災演習在內(nèi)的種種方式持久強化民眾防災意識有著密切關系。東航也對演練作出了具體的要求,在演練中提高員工的應變能力,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次參與利比亞撤離的人員也都參與了埃及撤離任務,有了豐富的經(jīng)驗,對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得以保證各項工作能夠有序進行。不過,事情總有相對性,使用飛行器作為演練器具,演練往往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在此,筆者也呼吁,國家能夠劃出專款,支持航空公司的應急演練。
災難性事件,不是說來就來,也不是說不來就不來。對于航空公司,特別是對于東航來說,即將加入天合聯(lián)盟,面對著國外航空公司完善、規(guī)范的應急建設,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各級領導的不斷支持,還需要每名員工常備不懈的應急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