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女子行車班:整日與鋼筋鐵板打交道的車間“空姐”(圖)
行車班承擔著生產車間的輔助性工作,提供吊裝支持服務,工作辛苦甚至枯燥,整日與鋼筋鐵板打交道,她們樂于奉獻、果敢堅毅、勇于擔當,被親切地稱為車間“空姐”。
在南京,有這樣一個行車班,由104位女性組成,平均年齡僅28歲,工作時全部在距地面十多米的半空作業(yè),操縱幾十噸的大型行車,精確完成裝卸、下料、拼裝等工作。
她們樂于奉獻、果敢堅毅、勇于擔當,被親切地稱為車間“空姐”。這支隊伍來自中建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下屬的南京中建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在文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京滬高鐵高京南站、毛里求斯國際機場等遍及五湖四海的重大工程建設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天120次起、吊、落,480次重復搖動手柄
行車班承擔著生產車間的輔助性工作,提供吊裝支持服務,工作辛苦甚至枯燥,卻是生產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南京中建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任后敏介紹,“女子行車班成立前,行車工處于散兵游勇的狀態(tài),容易造成設備損壞,引發(fā)安全事故。企業(yè)需要既有責任心,又能靜下心、坐得住、耐得住寂寞的專業(yè)行車工,而女性細心、耐心、認真的特點最適合這項工作。”
全紅是行車班唯一的黨員,本科時學習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當時覺得開行車和我的學歷、專業(yè)都不相符,心理有落差。”全紅坦承,剛開始并不喜歡開行車的工作,“后來覺得我既然在這個崗位,就必須把它做好。”
憑著干一行、愛一行的精神,全紅腳踏實地,刻苦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專業(yè)技能,經(jīng)過兩年的歷練,全紅已經(jīng)完全掌握了開行車的技術,并成為業(yè)務骨干。“最忙的時候,一天8個小時,900噸鋼板,120次起、吊、落,480次重復搖動手柄。”全紅說。
其他同事多是在車間里面工作,但全紅承擔著室外龍門吊的重任,室外龍門吊環(huán)境艱苦,夏天悶熱如蒸籠,冬天寒風刺骨。單位多次提出給她調崗,她都拒絕了:“崗位總需要人,我是共產黨員,就要有責任擔當意識。”
當記者問到:“你在車上閑下來的時候做什么?”全紅回答:“等待下面工人的召喚。”這,就是一名黨員的責任擔當。
“為了少上廁所,盡量不喝水”
24小時三班倒的工作節(jié)奏,超負荷的工作強度之下,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背后,也常常有難言之隱。初入行車班,吳春芳是班里學得最快的一個,她說,“我性格像男孩子,膽子大,敢嘗試。”男孩子氣的吳春芳,提到家人卻展現(xiàn)出柔弱的一面,她流著淚說:“我工作忙沒時間照顧小孩,孩子現(xiàn)在6歲半了,一直由爺爺奶奶帶著,我覺得對不起孩子。”
“90后”李曉已經(jīng)在行車班工作五年,業(yè)務精湛,幾乎囊括所有技術考核的第一名,是公認的技術能手。談到工作中的困難,李曉說:“十幾米的行車上下不方便,所以在行車里一待就是半天。特殊時期也沒法換衛(wèi)生巾,只能忍著,別人根本體會不到那種煎熬。”
多才多藝的劉廣甜是職工藝術團的骨干,性格爽朗大方,她的工作經(jīng)驗是“少喝水”。“有一次著急上廁所,當時下面的師傅都在等著我來吊東西,但上下行車就得十來分鐘,耽誤不起。所以就養(yǎng)成了上行車前不喝水的習慣。”
也許在常人看來,這些小事算不上什么困難,卻是女子行車工們每一天都要面臨的問題,她們沒有望而卻步,反而知難而進,用忍耐和毅力堅持了一年又一年。
“隨時準備應對各種狀況,為生命安全負責”
盡管承擔著生產的輔助性工作,但行車班的成員并沒有看輕自己,她們把自己看作車間的主人,勤勤懇懇,愛崗敬業(yè)。
行車吊起的重物,輕則幾十噸,重則上百噸,一旦出現(xiàn)意外,就會威脅到下方起重工的生命。因此,在上方的行車工需要有高度負責和安全為先的意識,操作行車時必須集中精力,毫不懈怠,保證生產安全。
正是出于這份責任感,薛艷避免了一次事故。2012年4月,在毛里求斯國際機場建設過程中,薛艷把7噸重的鋼板升到指定高度,準備開始走車,鋼板卻突然快速下落。“當時下面站著3名工人,鋼板要是掉下去他們就全完了。”薛艷講述當時的情景,“當時也來不及想,趕緊做上升的操作,停不了就一直拉著上升,然后踩腳鈴警示司索,讓他們趕緊避開。”
由于薛艷應對及時,終于把鋼板落在了安全的位置,沒有發(fā)生重大事故。后來檢查結果表明,薛艷是正常操作,行車抱閘故障導致鋼板的下落。薛艷感慨到:“工作時一定要有安全意識,隨時準備應對各種狀況,為生命安全負責。”
談到女子行車班,南京中建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劉相安說:“這些女孩子安于崗位,以主人翁精神參與到企業(yè)發(fā)展中,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效益,為家人謀取了幸福,為社會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