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改革面臨三大博弈 或將迎來大跨越
之所以說"平靜"開考,是因為盡管考試人數(shù)突破10萬,涉及全國除西藏、臺灣、香港、澳門之外的全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但是,媒體上卻已很少見到考試撞車、名校"掐尖"等爭論,取而代之的是觀望、思考,以及對自主招生政策如何兼顧公平與效率等更深層次問題的探討。
是人們對自主招生的關注熱度減退?是各高校的刻意低調所致?是自主招生政策經過幾年"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后遭遇"瓶頸"?還是真如之前所傳,教育部已對自主招生政策"收緊"?
經過深入調查與思考,記者發(fā)現(xiàn),2012年的自主招生政策的確迎來"過渡期",之后自主招生改革或將迎來一個實質性的大跨越。當然,能否迎來大跨越,還要依賴于幾方博弈的結果而定。
博弈一
"收緊"傳聞喧囂不止——到底是放,還是收?
2011年臨近歲尾,有關教育部要收緊自主招生政策的傳聞喧囂不止,甚至有媒體預言,"教育部醞釀拆散自主招生聯(lián)考"。
有這樣的傳聞并不奇怪。早幾年,為進一步體現(xiàn)高校招生自主權,為高考制度進行補充,建立多元化評價和錄取機制,教育部曾在2009年取消了生源良好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超5%"的限制,并在2009年一度做出"閘門大開"的姿態(tài)——"已開展自主選拔錄取試點滿三年的‘985工程’的高校,對在創(chuàng)新實踐或學科專業(yè)方面表現(xiàn)突出,或在試點高校組織的測試中綜合排名位居前列的少數(shù)特別優(yōu)秀的入選考生,可自行確定對上述考生高考成績的要求"。可兩年過去了,招生計劃不超總計劃5%的"緊箍咒"重又戴回自主招生試點名校的頭上。不僅如此,教育部還在2012年自主招生政策中,首次為試點高校認定自主招生候選人數(shù)量設置了上限——原則控制在自主招生錄取計劃數(shù)的120%,最高不超過200%。
如此看來,確可理解為政策"收緊"了。可為什么"收緊"呢?是好不容易"破冰"的自主招生的探索要黯然收場嗎?
冷靜分析,幾年來,見諸報端的有關自主招生的討論并不令人欣喜,先是高校各自為政舉行筆試,被指"增加學生趕考負擔";接著探索"校長實名推薦制",卻被指"信息不公開",誠信和公平遭受質疑;再接著部分高校探索"聯(lián)考"制度,卻被異化為搞"結盟"。當自主招生在公眾心中與"掐尖"、"搶奪生源"、"高?;鞈?zhàn)"、"腐敗滋生的土壤"等關鍵詞綁定在一起,教育部對這項政策的"收",自然不難理解。
[1] [2] [3] [4] [5] [下一頁] |